欢迎进入中新传媒网 新闻线索热线:15289333333
在线爆料留言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搜索:

中国新闻传媒集团独家连载《王楼,你是一个干大事的人》(16)

时间:2021-07-07  来源:  作者:

 

 

第十六折  传奇的标配

  

2019年冬天,在路旁折了枝含苞待放的腊梅,洗净,稍加修理,插于瓶内,置之书架高处,颇得沉香之境,书房缘此别有洞天,百无聊赖数了数,共有26个花骨朵儿。彼情彼景,应了古人那句:“灯下玩花,帘内看月,雨后观景,醉里题诗,梦中闻书声,皆有别趣。”

 

论传奇性,2018年冬天顺手折的那一枝腊梅恐是今生最难忘的一枝。

 

收董万豪、董万颍为终身弟子后,每年开学前我都会带他们几天,也没什么刻意安排,就让他们跟在我身边,陪我看书,陪我出门,如影随形。为了节省开销,我原先的工作室2017年夏天到期后就没再续租,而是搬到了一个长辈赠送的地盘。2018年夏天倏忽而至,暑假快结束时,董万豪先过来当了四五天的小跟班,我照例要带他去工作室坐会儿。

 

工作室在钟山北麓的一个别墅区,赠我地盘的那个长辈租了套小别墅用来卖茶,我此前批发的茶叶正是从他手里拿货,后来茶叶基本上被我送完了,有意思的是,最后他竟也慷慨地把楼上一层送我单独使用。平日里我很少过去,因为别墅周边的公共交通不是很方便,而我创作对场地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只要安静即可,另一方面,就是我知道那个长辈无非是希望我能帮忙带动人气继而转换成茶叶销售。可是,他的耐心不够,一年下来,或是看我总是独来独往,他终于跟我收回了工作室的钥匙。但不管怎样,我仍然很感谢他,因为他借我工作室的那一年是故事不可或缺的一环。

 

时间的齿轮不偏不倚地卡在了我带董万豪去工作室的那一天,早一天不行,晚一天也不行,再精确一点,时间的齿轮不偏不倚地卡在了我带董万豪去工作室的那半个小时。

 

茶室以批发为主,平时鲜有人光顾,遂只雇用了一个年岁较长的女服务员,正常九点半开门。我按十点钟计算,到的时候茶室里里外外已被打扫得焕然一新,我打了个招呼就带董万豪径直上了楼。我跟董万豪相对而坐,随手把案头一本讲解诗词的书推了过去,让他在里面挑选三首最喜欢的诗词,至少要有一首词,每一首都要附上三条选择的理由。

 

工作室安静异常,只有董万豪翻书做笔记的莎莎声和窗外的阵阵鸟鸣,兀自出神间,忽闻楼下有谈笑之声,这个点,应该是预约前来取茶的客人吧,我在心里这么想着,并没多加在意。听到杯盏的动静,我下意识地想泡点茶,扭头才发现水桶里没了水,加之跟董万豪说了一路,越想越渴。我问董万豪渴不渴,答曰有点。我寻思着等楼下的客人走了之后再下去,但等了一会儿,谈笑声似乎正在兴头上,听不出要走的意思,索性又带董万豪径直下楼讨茶吃。

 

客人是一对气质非凡的母女,我坐在一旁自斟自饮了几杯,终于听出了大概。这对母女就住在别墅区里,要赶中午的飞机,临出门前母亲带女儿来此间认个门,大意是女儿如果哪天钥匙忘带了而家里又没人的话可以先到这边坐坐。我自然而然也把自己的情况大概介绍了一下,彼时《大荒青衣》尚未面世,但并不影响我对整个《山海经》项目的阐述,一谈到书,一谈到自己在做的事,我总会自言自语似的讲很多。

 

跟燃香一样,喝茶这种雅好历来也被用于计时,作品里常见的一盏茶功夫折算成现代计量标准,约莫十分钟。

 

那一个波澜不惊的上午,三盏茶功夫,没有谁会料到,一段似从唐宋走来的故事已悄然埋下了种子。那天傍晚,我照例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突然插了句:“今天碰到一个女孩子,神眼洞天,特别优秀,娶老婆就要娶像她那样的。”母亲一笑而过。

 

转眼,时节已从盛夏拨到了深秋。那个女孩子的母亲临走前跟我要了联系方式,但随后的几个月里,彼此从未有过任何交流,直至某个沉闷的上午,她突然说心情从未有过的低落,想跟我聊聊。真是无巧不成书,我至少半个月没去工作室了,收到她信息时我刚巧走到工作室前面的路口,于是回了句:“你来吧,我在的。”那天去工作室是要整理点资料,省版权局告知我的作品入围年度优秀版权作品评选,需递交一些打印材料。

 

在她走来的那一小段时间里,我不免慨叹,真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富贵人家也有富贵人家的苦恼。人世间无外乎一个情字,看到信息的那一瞬,其实我就猜出了一二,她的婚姻十有八九是不幸的,而这个爱恨交织的情字又非一人一朝一夕所致,甚至要倒推到原生家庭,但她给我的第一印象为何看不出丝毫端倪呢?如今她又为何会突然想到我呢?

 

不管我问什么,她都说不出所以然,所以,我不再去问,转而对着手头正在整理的资料眉飞色舞地讲起了书里的剧情,讲着讲着就入戏了,手脚并用地扮演着很多角色,无形中放了一部精彩的电影。那一次,我讲得开心,她听得开心,笑声似能掀翻屋顶,看得出,她心头莫名而起的愁云又在不知不觉间如烟散去。我后来想想,这无异于哄小孩子,小孩子根本不会跟你讲理,你也问不出所以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直接把他抱到另一个新奇的地方转移他的注意力,他自然就不再哭闹。

 

过了深秋,便到了腊梅盛开的时节。因自己在做的事迟迟没有起色,为了尽可能节省开支,我打算把租住的房子到期后换个小点的。从上学至今,我一路收藏了近两千本书,要给这些书挪个窝真是件头疼的事,搬一次还好,但搬完这一次,恐还有下一次和再下一次。书跟人一样,也怕折腾,我想了想,决定给这些书找一处一劳永逸的安身之所,至少几年内不会再折腾它们。

 

如那个女孩子的母亲当时第一个就想到我一般,我在决定找人帮忙的那一瞬立马就想到了她,因为她打小在军区大院长大,性情直率,教养极高,我觉得她有路子妥善处置这些书,交给她,我放心。

 

我把这个想法告知于她,她果然爽快地答应了下来。第二天,她说一个朋友的办公之所很雅致,很适合放这些书,但随后她又觉得不妥,说自家书房的书架正好空着,像是特地为我准备似的,问我要不要就把书放在别墅里,并邀请我去她家实地参观一下。我说好,因为这些书放哪对我而言其实并没什么太大区别。出于避嫌,我在此前的交流中透露自己已经有了对象,尽管实际上并没有,她心情莫名低落那次无意中问及。

 

工作室门口的斜坡上有很多株腊梅,我一个人的时候总喜欢站在一株旁闭目贪婪地嗅很久。记得那天是阴天,走到她家也就三五分钟路程,出于礼节,初次登门无论如何都不能空手,想想图书正在出版社打磨,至于茶叶吧,送便宜的说不过去,送贵的又舍不得,忽闻暗香拂面,为何不依古法就地折梅赠佳人呢?这真是个稀罕的主意。于是,我信步走至一株旁,顺手折了枝最顺眼的,赏玩一路,不觉已至她家门首。

 

她开门瞬间见我递过去的那一枝腊梅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后来我才得知,她父亲当年在家门口就种了株同样品种的腊梅,那是她最喜欢的花。她把欣喜之情分享到了朋友圈,身边人由此知道小英子最喜腊梅,有好事者甚至送来一大捧更具观赏价值的腊梅,但她始终觉得我送的那一枝最美。神奇的是,我的那一枝腊梅是送得最早、但却谢得最晚的。据说自然界里有一个关于爱的实验,如果一个人对着一朵花深情注目并虔诚祈祷,那这朵花真的会开很盛、开很久。终于,那一枝腊梅还是谢了,是花总会谢的,花枝被她小心翼翼地保留着,插在陶罐里倒也赏心悦目。

 

小英子是她的小名,走过大半生,膝下有一双千金,我那天遇到的是小女儿,小我很多岁,仍在上学,大女儿大我很多岁,早已成家。

 

这个传奇的故事其实从一开始就围绕她小女儿展开。

 

春节将至,我回老家的前一天她特地邀请我吃了顿精心准备的晚餐并塞给我一笔压岁钱,作为年长我33岁的长辈,我没有拒绝她的好意。席间听她讲了些陈年往事,提到婚姻,她竟止不住地落泪,那一晚,她说了两次:“我家小女儿挺适合你的。”我始终没有接话,我的心情是复杂的。

 

小女儿是小英子的掌上明珠,用她的说法就是:“心尖尖宝贝!”从小女儿呱呱坠地的那天起,母女俩几乎形影不离,小英子更是以身作则地把小女儿教育得优秀异常,她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但是,她的教育里有一道硬伤,就是缺少父亲才能给予孩子的那份爱,这份缺失的父爱让小女儿始终不擅长与异性打交道,但凡有异性稍微表露出一丝暧昧的示好,小女儿便会吓得落荒而逃,这真是个要命的问题。

 

跟那些传统的故事一样,重男轻女一直隐藏在我们民族基因的最深处,尽管这个观念带着一股陈旧乃至腐朽的味道,但只要姓氏文化存在一天,这个观念便注定与之共生。小英子家自然也不例外,富贵人家若不生个男孩子传宗接代,似乎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在小女儿之前,小英子确实怀上一胎,可惜不小心流掉了,恰是个男孩,再后来,怀上了如今的“心尖尖宝贝”。不得不承认,人性里最隐晦的往往是最真实的,就好比她小女儿在国外读书那么多年,在性开放的氛围熏陶之下依然守身如玉,这本身就是让男人心动的一点。

 

我知道这些故事的那年冬天,小英子的父亲也如凋萎的腊梅花谢幕,对小英子这一支的家族而言,顶梁柱不复存在。她守灵的那个晚上,我用手机陪她聊了很久。后来的某天,她跟姥姥闲聊时竟又说出了我的这个想法。姥姥说:“小王说得没错,老头子走了以后,大院里的人对咱家好像感觉都变了。”

 

2019年初夏,她午休时做了个跟我相关的梦,哭醒了,醒来后对我说:“以后这套别墅跟你姓。”小女儿即将回国,这句话的语境自然是她无论如何都要把小女儿嫁给我。在男婚女嫁这件事上,她看得很透,尽管我跟她小女儿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差距悬殊,但我的原生家庭是幸福完整的,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其次,我只是暂时没什么钱而已,而像她小女儿这种出身的人家根本不会看中钱,缺的正是我身上有的那些东西,比如理想、信念、坚持、善良等。她还说平生见过很多聪明人,不聪明他们事业做不大,但我跟他们不一样,我是属于1%绝顶聪明的那种,很多人乍一看都会看走眼。想起自己曾跟家里人说过的一段话:“不是所有人都朝后看的,也不是所有人都只看脚面子,如果所有人都朝后看或只看脚面子,那世界就完蛋了。”这段话跟小英子的想法是契合的。

 

后来发生的事果然事与愿违,尽管我是第一个看透并走进她小女儿世界里的那个异性,但我始终化不开那片世界里的寒冰,那片世界里的寒冰与生俱来,以致我完全不知所措。

 

如果说小英子在下一盘棋,那落子之初,她其实就知道胜算几乎为零,但几乎为零不代表肯定为零,希望是做出来的,试试总是好的,万一赢了呢?

 

事与愿违的另一层意思是,小英子不仅输了这盘棋,且连棋盘都被打翻了,这是出乎意料的一件事。按常理,小英子让我并配合我追求她小女儿,最坏的结果无非是小女儿不同意,然后就像从没发生过这件事一样。从人性的角度分析,每个人都需要爱与被爱,如果一个男孩子想方设法去追求一个女孩子,尽管女孩子不同意,但至少她不会怨恨追求者,甚至还会在多年后的某个瞬间怀念起当年的追求者。可现实偏偏如戏甚而比戏还精彩,连同远在国外的大女儿在内,“心尖尖宝贝”与母亲彻底断绝了往来,家里除了姥姥,没有人站在小英子这一边。

 

究其根源,还是参与这件事的人太多了,小英子原本以为多一些人参与是好事,岂料人心隔肚皮,是非黑白转瞬颠倒,从小女儿出世就不闻不问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那个“州官”最终搅乱了本该平静收场的一盘棋。这里不妨把别墅放大成皇宫,为了帝位,手足尚可相残,为了争宠,百般勾心斗角,人情不值一提,明代奇书《菜根谭》一语道破:“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

 

矛盾的焦点主要有三个:1、小英子给了我很多钱;2、小英子要把3000万的别墅拱手相让;3、小英子跟我有不正当男女关系。

 

关于第一点,小英子确实给了我不少钱,但并非现金。她深谙人情世故,知道只有让我保持一定的饥饿感才能成事,所以她花在我身上的钱基本都花在了我身上,所谓好马配好鞍,她的初衷无非是希望我看起来更体面些,好让让她小女儿多瞧一眼。

 

关于第二点,如小英子所言:“以后这套别墅跟你姓。”这句话的大前提是我和她小女儿的婚事必须要成。如果不成的话,偌大的空间便毫无人间烟火气,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阴气森森,于情于理我都不会要、更不该要。

 

关于第三点,这个世界本质上只有两种人:男人和女人。如果初相遇时彼此没有好感,遑论后来,小英子是个极度自律的人,她懂得克制那份本能的情愫,她更是一个会抓关键的人,她心心念念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把我完好无损地交给她小女儿。

 

2020年新春佳节,小英子仍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赶去国外看望她的两个孩子,主要是想跟小女儿再说说我的事,因为她想让小女儿明白,身为过来人的她用心良苦。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要比冬夜里的寒风更刺骨,那一天,她连人带行李被大女儿赶出了家门,小女儿在一旁选择了沉默。个中滋味,恐只有小英子自己才能体会。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全球疫情砉然席卷而来,各国航空路线中断,没辙,小英子只能租住在一位友人闲置的房子里。某日,她突然打电话给我,说一整天胸闷气短、茶不思饭不想,恐是染上疫情命不久矣,让我接受遗嘱继承包括3000万别墅在内的指定资产。后来她去做了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想来或是闷在屋子里太久,加之心情抑郁所致。

 

韩寒在接受高晓松专访时提及一段往事,说一个地产开发商欲以900元每平的白菜价送他一套北京二环的房子,后来他没要,而是把卡上仅有的十万块钱买了赛车零部件,如果当时他要了,这套房子可以让他赚几千万,但他也只是赚了些钱而已,并没有觉得为理想而努力。

 

很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韩寒的这个故事时总觉得很缥缈,但另一方面,我又隐隐地幻想,哪天会不会有人也送我一套房子?小英子让我继承遗嘱这件事够我啼笑皆非一辈子,原来童话都是真的。跟历代王朝的谋反一样,谋反很大程度上并非谋反者的本意,他们只是没了退路,不得不反。相较于韩寒那套北京二环的房子,我这套南京钟山北麓依山傍水的别墅从各方面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想来有人送房子或是传奇的必备要素之一。

 

爷爷听罢这个故事,叹了句让我记忆犹新的话:“过去穷,没有才争的,有的话,争什么呢?”我有时很好奇,一个人对外的言行举止大义凛然,背地里满脑子装着房子、车子、票子以及各种保障,我们能指望这种人成为什么样的中流砥柱呢?这种人多吗?少吗?

 

时过境迁,提到小女儿,小英子依然会以“你小媳妇”呼之,至于提到我,她会蹦出一大串:小老师、小女婿、小和尚、小情郎、傻儿子、楼仔仔……在她身上,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一股伟大的母性力量,以及裹挟其间的干净的男女之情。她不止一次断定,无论面相还是年龄,我就是她当年那个投胎的儿子来讨债的,这是她能想到最好的解释。

 

“等你长大了,你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保护你的娘亲。”这句话出自《伏羲女娲》反派阵营之口,乃昆仑大将应龙只身前往南蛮之地递送昆仑密令,途经一山坳里的村落歇脚,正自赏玩间,偶遇穷奇食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缘此救下一对母子,这句话便是应龙末了对小男孩所言。

 

“等你长大了,你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保护你的娘亲。”小英子不知道,这句话实则正是我想说给她听的一句话,她说了两次“我家小女儿挺适合你的”那一晚,我复杂的心情里有这句话的成分。

 

如放榜时在皇榜下焦急等待的书生,还有站在一旁窥伺择佳婿的达官贵人,这个传奇的故事自始至终都充满了古典的气息;又如一枝梅,就那么黯然销魂地开了千百年……

 

王楼.png

 

作者简介:王楼,南京山海经行影业创始人。1992年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201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已出版图书《伏羲女娲》、《逆风追风》、《大荒青衣》、《做最优秀的人民教师——徐悲鸿“关门弟子”恽宗瀛从教启示录》,参与编写《中学生轻阅读江苏名篇》等。山海英雄联盟书系业已立项创作。现兼任中华《诗词月刊》南京站站长、中缅经济合作发展促进会高级顾问。

 

关于我们